围绕农民工劳动力成本及就业状况变化,自2006年以来,调查统计司开展了农民工问题年度监测问卷调查。第5次调查于2010年1月份完成。此次调查涉及9省市的350个县、1052个行政村,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405份。调查显示:
●农民工工资收入增速高于当期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近5成农民工月均工资达1600元以上,农民工对工资水平的认可程度提高。
●反映就业困难的农民工占比下降,对未来就业形势预期良好。分行业看,农民工就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分产业看,第三产业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提高,一、二产业就业占比下降。
●被调查农民工家庭总体支出和人均支出均快于家庭收入,国家促进农村消费政策的效果明显,买建房支出和大件耐用消费品支出增加是家庭开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家庭医疗和教育支出占比有所下降。
●农民工对创业贷款、社会保险等金融服务需求强烈,但贷款门槛过高和贷款程序繁杂制约了贷款需求的实现。
●农村居民对土地流转愿望增强,接近4成农民希望土地得到流转,希望转出土地经营权的占比高于希望转入的17.4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断提高,但仍有近3成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保险。
一 农民工群体特征及其变化
(一)六成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工平均年龄提高
此次调查的9省市共有农民工1.18亿人 。调查的4405户农民工家庭共有劳动力11790人,其中在外务工人员约有7001万人,占到全部劳动力的59.3%,较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从性别看,4405个调查对象男性占74.8%,比2008年提高1.8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看,31-50岁的农民工占53.2%,农民工年龄继续向偏高层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供应向偏紧方向发展,学者们关注的所谓中国劳动力供应出现“刘易斯拐点”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显现,经济发展依赖人口红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应引起重视(见专表4-1)。
(二)农民工整体文化程度不断提高,新一代农民工有3成为高中及以上学历
被调查农民工文化程度高中以下占67.8%,仍为当前农民工主体,但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2.2%,较2008年提高3.8个百分点(如专图4-1)。
(三)技能培训覆盖面略有提高,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
被调查农民工中有44.5%的参加过培训,较上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农民工技能培训覆盖面不断扩大,其中,农民工接受过当地政府或用工单位培训的占19.8%,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自费培训的占24.7%,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从绝对量看,没有任何培训的占51.4%,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仍然任重道远(见专表4-2)。
(四)当地政府和劳动部门有组织性的就业占比提高,但亲友介绍仍是就业主要渠道
被调查农民工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外出务工的占64.1%,较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通过政府或劳动部门组织劳务输出的占8.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用工单位直接招聘的占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见专图4-2)。
(五)务工本地化倾向明显,珠三角地区务工占比增加
从地域分布看,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务工农民工分别比上年分别下降3.6和2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务工占比较上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同时,务工呈现本地化趋势,在本省务工的占35.8%,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见专表4-3)。测算得到,9省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务工的农民工分别达到3584.9万和2531.9万人,在环渤海和各自省内就业的农民工分别达到698.1万和4235.6万人。
(六)就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提高
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的农民工占全部务工人员的64.7%。各产业分化明显:住宿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占比分别较去年提高1.1和0.7个百分点;采掘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合计占比较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就业占比3%,分别比去年和前年下降0.5和1.4个百分点,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见专表4-4)。
从事制造业农民工的行业分布:纺织业、服装、鞋帽制造业,占比为38.1%,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电气机械、通信设备、计算器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占比为25.3%,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橡胶塑料制品业和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占比分别为10.9%和9.7%。
(七)农民工外出务工稳定性增强
被调查农民工年均在外务工时间超过9个月的占68.9%,较上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而在外务工时间3个月以内的仅占1.4%,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农民工正成为半固定的城镇居民和正式产业工人。这一趋势在青年农民工和学历较高的农民工身上体现更为明显,调查显示,30岁以下的农民工中,年均在外务工时间超过9个月占比达72.9%,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民工在外务工时间超过9个月的达73.6%(见专表4-5)。
二 反映就业困难的农民工减少,对未来就业形势预期良好
农民工反映2009年就业“非常困难”和“比较困难”的占比为5.7%和34%,比上年分别下降2.6和5.4个百分点,选择“容易”的占比14.6%,比上年提高了4.9个百分点。(见专表4-6)。
对2010年的预期,有78.1%农民工明确表示会外出务工,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有9.4%的农民工选择“不外出务工”,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在回答“不外出务工”原因中,认为“外面工作辛苦,工资不高,不如在当地务工和务农”的占比达到28.7%,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认为地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打算“自主创业”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占比为28.4%,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认为“企业经营困难、停业、倒闭,找工作难”的占比为6.1%,比上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见专表4-7)。
三 农民工收入及家庭支出情况
(一)农民工工资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
1、农民工工资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被调查农民工月均工资收入1783.2元,同比增长17.8%,增幅较2008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见图4-3),分别高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9和9.6个百分点。认为工资发放及时的占66.4%,较上年提高了6.2 个百分点。工资水平提高和发放及时提升了农民工对当前工资状况的满意度。认为工资水平“满意”或“过得去”的占78.8%,较上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
2、工资分布重心显著上移,月均工资1600元以上的近5成。月平均工资在1600元以上的农民工占比为48.2%,较上年大幅提升了18.7个百分点,其中,26%的月均工资为2000元以上,占比较上年提高14.7个百分点。工资1600元以下的农民工占比呈下降趋势,特别是1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民工下降明显,2009年占比仅为10.2%,较上年下降9.5个百分点(见图4-4)。
3、农民工对2010年务工收入预期向好。预期2010年务工收入增长一成以上和一成以内的占比分别为25.3%、22.1%,分别较2009年提高12.9、10.8个百分点;回答下降的仅占1.9%,较2008年的16.6%下降了14.7个百分点(见专表4-8)。
4、农民工收入水平差异较大。从行业分布看,人均月收入最低的行业为住宿餐饮娱乐业(1529.2元),人均月收入最高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业(2130.3元);从地区分布看,本市、本省和外省打工收入呈阶梯状分布,本市最低(1542.5元),外省中环渤海最高(1987元);从性别分布看,男性农民工收入比女性高371.1元;从年龄分布看,31-40岁的青壮年农民工收入最高,平均为1901.3元,18岁以下的农民工收入最低,平均为1389.2元;从文化程度看,农民工收入水平与文化程度呈明显的正向关系,大专以上学历比小学以下学历月收入高520.3元(见专表4-9)。
(二)务工收入是农民工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居民收入预期不断改善
1、家庭收入较快增长,务工收入对家庭收入增长贡献超过75%。从总收入来看,平均每户达到37040.6元,同比增长19.8%,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每户家庭人均收入8496.9元,较上年增加1214元,增长16.7%,增幅较上年提高了5.9个百分点。从收入来源看,务工收入、耕种收入和副业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是收入增长的三大主要因素。其中,务工收入较上年增加918元,占人均家庭收入增量的75.6%;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73.1%,较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务工收入的较快增长成为带动农民工家庭收入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在农民工家庭收入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见专表4-10)。
2、农民工对未来家庭收入预期明显改观。预期2010年家庭收入增长的农民工占53.8%,较2009年上升了25.1个百分点,其中,预期增长幅度一成或一成以上的占29.2%,较上年提高15.5个百分点。预期家庭收入下降的占3.9%,较上年大幅下降15.6个百分点。农民工对未来家庭收入增长预期良好,特别是农民工对务工收入预期显著增强,选择“外出务工收入”增加较多的占73.1%,较上年提高了10.7个百分点,居各选项之首。
(三)户均支出和人均支出均快于收入增速,国家促进农村消政策效果明显
2009年,被调查农民工家庭户均支出达到30394.3元,人均支出达到6972.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1%和23.8%,同比提高19和15.1个百分点,并分别高于2009年家庭户均和人均收入增速7.3和7.1个百分点。从支出结构看,买建房及装修、大件耐用消费品支出增加明显,合计占人均支出的44.8%,同比提高了5.5个百分点;农机具和食品服装交通支出增速提高,同比分别提高18.7和0.5个百分点;医疗、教育开支同比分别增长13.6%和12.3%,同比提高了7.6和9个百分点,医疗、教育开支占家庭开支的16.6%,占比较去年下降1.7个百分点(见专表4-11)。
在2010年收入预期明显改善、消费价格持续攀升等因素影响下,农民工未来支出增长预期有所增强。预期2010年家庭总支出增长一成以上或一成的分别为24.8%、20.1%,分别较上年提高了9.1、6个百分点。预期2010年家庭支出下降一成或一成以上的合计占4.2%,较上年度下降10.5个百分点。
四 农村金融服务及土地流转政策
(一)农民工对创业贷款等金融服务需求依然强烈
调查显示,农民工认为“回乡创业贷款”得不到满足的占45.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继续居各选项首位;认为“异地创业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占18%,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农民工创业信贷难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缓解。认为“适合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占38.5%,较上一年度下降4.3个百分点,但占比仍然偏高,居于各调查项第二位。整体看,金融机构针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仍处于较低水平。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贷款条件过于严格(选择占比为46.4%),居各选项之首;二是不了解贷款流程及优惠政策(选择占比为37.1%)三是缺乏适合农民工的保险产品(选择占比为33.1%)。
(二)农民工土地流转意愿增强
调查显示,28.1%的农民工表示希望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出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较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10.7%的农民工希望通过“租入、换入、受让和股份合作等形式获取其他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较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见图4-5)。目前,我国各地区对开展土地流转仍处于探索阶段,加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多数农民工对土地流转仍持观望态度。61.2%的农民工表示对土地流转说不清。随着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逐渐明朗,农民对土地流转愿望也将逐渐增强。
(三)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断提高,但仍有近3成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保险
调查显示,2009年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农民工占比分别为39%、16.8%和3.4%,较上年提高了4.9、4.7和0.4个百分点;以上保险“都没有办理”的占28.7%,比2008年和2007年分别下降6.7和11.2个百分点。但是,办理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比下降,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
五 相关建议和思考
(一)近期应着力于促进农民工就业、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
一是构建全国互联互通的农民工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引导农民工合理积极流动;二是成立专门的农民工就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提供针对性、专业性服务;三是鼓励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提供创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提供小额贷款等。
(二)长远应重视农民工权益维护、关注教育和培训、积极推进户籍改革
一是要重视农民工权益维护,保障农民工的收入。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如农民工工会,建立完善的谈判协商机制。二是关注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这关系到农民工子女作为“第二代移民”未来在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及社会融入问题。三是积极推进户籍改革,引导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
(三)金融机构应针对农民工的金融需求特点,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一是进一步督促用工单位为农民工购买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同时在商业性保险设计时充分考虑农民工收入水平;二是针对农民工外出务工及创业的资金需求特点,进一步扩大小额农户贷款覆盖面和增强灵活性,推动金额更大、期限更长的农民工信贷产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文章出处: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No.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