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3 经济学):农民工市民化与更高质量的城镇化”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协会、亚洲开发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等单位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会。此次研讨会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稳定公平就业与劳动力市场质量”;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户籍改革、公共服务与包容性城市”;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农民工市民化与新增长点”;第四单元的主题是:“中国城镇化发展前景”。
将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密切结合
李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在稳步地推进,但是却一直没有很明晰的城镇化战略。中国下一步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怎么走,需要各界进行认真思考。
李扬说,迄今为止,中国的城镇化是由各级政府推动的,走的基本上是开发区模式,很多新建城区一旦没有项目就成了“鬼城”。不加以注意的话,“造城”运动就会给中国城镇化带来非常大的灾难。所以,将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密切结合起来很有必要。城市化,应该是人的城市化,而不是物的城市化、地的城市化,这一点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共识。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究竟需要投入多少公共成本、政府的财政负担如何?这个成本是否可以承受,经济“效益”如何?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大部分的农民工都比较年轻,农民工到城市落户初期主要还是处于付出、缴费的阶段,而不是领取福利。同时,外地农民工落户城市后,就会产生长远的预期,他们会对自身的人力资本追加投资——学习技术、提高技能,也会对居住城市进行“投资”,增加消费需求,从而为城市创造更高的红利,带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李扬认为,农民工市民化固然需要成本,然而不能仅站在城里人的角度计算成本,而且不能只算成本投入,也要看到进城农民工提供的贡献、消费等产出。农民工能在城市立足,就证明其为城市作了增量贡献。因此,要站在13亿人的角度算总账,如此,城市化将会是另外一种路径。
应追求高质量的城镇化
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和更高质量的城镇化,韩俊认为,要解决两个关键的政策课题,即以技能的提升促进就业质量的提高,以公共服务的均等促进农民工在城市的融入。
目前,大量进城农民工虽然被统计为城镇常住人口,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没有普遍、均等地惠及农民工阶层。韩俊认为,在人口流动加剧、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大背景下,如果不消除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福利鸿沟”,有可能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
“户籍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提高农民工的劳动参与度。农民工就业率的提高意味着非农就业率的提高,就能为潜在增长率作出实质性的贡献。”蔡昉如此表示。
蔡昉认为,未来不应该追求过快的城市化速度,而应该追求高质量的城市化,高质量的城市化是指真正让农民工成为市民。
专家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把以人为本、公平对待作为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根本要求;以提供农民工就业技能、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为重点,以健全农民工公共服务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以吸纳农民工进城定居、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为方向;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扎实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促进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户籍制度改革是关键
城镇化是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农民工市民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过程中必然面临财政、资源、制度等方面的挑战。其中,户籍制度改革是农民工市民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关键。
“城镇间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带来福利的不平等,进而凸显出户籍上的不平等。现在的问题是,缺少一种针对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的福利政策体系,能够进一步减少附加在户籍上的福利价值。”有专家指出。
根据华盛顿大学教授陈金永设计的户籍改革路线图,中国从2015年开始,用大概15年的时间,可以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如此,平均每年要解决大约2000万人的户籍问题。具体做法为,所有大中小城镇首先向外地大学毕业生开放当地户籍登记,然后向有熟练技术又有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开放,再逐步有序地向其他农民工开放,最终使所有的流动人口“市民化”,可以举家永久性迁移。
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