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正文
转型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
文章作者:蔡昉  发布时间:2005-06-06 12:37:53

主    编:蔡昉 
副主编:张展新

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


内容提要

        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政府和社会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有效地治理失业,降低收入不平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以劳动力市场为主导的劳动力就业、流动和收入调节机制。这也是摆在政策研究部门和学术界面前的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对于中国劳动力市场迅速发育中的共性和个性的特征与问题,理论探索和知识积累也是非常必要的。基于这些目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于2001年12月16—17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转型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中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本书收录了在这次研讨会上宣读的32篇论文,其中包括25篇中文论文和7篇被译成中文的英文论文。

        第一篇“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包括5篇论文,其中4位作者来自中央国家机关,侧重点是对关系到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全局性问题进行描述、讨论和展望。《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回顾与前瞻》对到2000年为止20多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历程做了总结,既肯定了已经取得的成就,也提出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中的突出问题》从市场主体、市场秩序、市场指标和市场保障4个方面分析了劳动力市场自身和相关问题。另外3篇文章的主题都与农村劳动力有关。《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数量分析》估计了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并对今后20年这一数量的增长进行了预测。《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问题研究报告》估计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规模,归纳了其特点,对其社会经济影响做了估价。《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最新统计分析》对2001年1~3季度农村劳动力的输入、输出和中转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第二篇“劳动就业”收进了8篇论文。前四篇论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对策性。《我国转型时期劳动就业面临的困境和主要对策》从人口增长、劳动力供求矛盾的现状和趋势这一角度,指出劳动就业问题的严峻性,并提出相应对策。《城乡统筹就业的理论与政策建议》构造了一个关于城乡就业的数学模型,据此提出发展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建议。《论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集中讨论产业结构变动对劳动就业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老工业基地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是一篇描述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劳动就业状况和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的专文。有三篇论文以国有企业劳动就业为主题,其研究具有理论性。《市场分割、职业再续与身份转化》通过实证研究论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不仅与其占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有关,也与原就业单位属性等结构性因素有关。《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所有制偏好的经济学分析》引入了一个就业偏好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理论模型,指出由体制转轨造成的国有企业职工向非国有部门流动的利益关系障碍。Benjamin等作者在《转型时期中国国有企业就业的动态特征》论文中,运用企业层面数据来评价和检验不同的就业选择模型,发现虽然在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了,但这一期间企业的劳动就业行为,包括过度吸纳劳动力,并没有大的改变。最后,《论劳动力市场的平等与歧视》一文利用在天津进行定性调查获得的资料,对劳动就业市场上的雇佣歧视行为做了多方位描述,并就其原因进行了一些探讨。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经济中的一个常见现象,而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有自己的“特色”。第三篇集中了6篇有关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文章。《受特惠者和无特惠者:中国城市失业者和外来农民工》对城市就业的两个群体一国有企业下岗失业工人和进城求职的农民工的就业分布和收入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农村移民和城市工人就业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一文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制度性的、多重的,这种分割不仅加剧了社会不公,也对经济效率构成负面影响。《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分析了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关键因素——户籍制度形成和延续的历史、经济和社会原因,对户籍改革的可能路径做了推断。《劳动力流动中的性别和户口决定》发现,农村女性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要受到户口和性别的双重约束,形成了就业和收人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倾斜的分数线——中国大学录取条件的地区差异》和《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都涉及到大学教育一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环节。前文考察了中国高考和大学录取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数线,分析了其地域差异,揭示了大学入学方面的机会不平等;后文专题讨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认为这既有工作流动体制上的原因,也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有关。 

        收人分配及相关问题是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又一个重要课题。第四篇收录了来自国外的学者的四篇论文。《转型时期不平等的加剧:效率还是公平》发现,虽然从1988年到1995年,工资收入差别加大了,但在其中只有一部分具有改进效率的作用,另一部分可能无助于效率的改进,甚至会造成效率损失。《中国城市的经济重组与收入差别》的结论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城市改革产生了不同于过去的收入分配效应:以往的改革使收益不均等地分配,现在低收人群体遭受了收入下降。《中国经济转轨时期教育水平对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作用》论证,教育是决定下岗、再就业和工资收入的关键因素。《开放时期的生活是否更充满风险?中国劳动力市场开放与家庭的风险抵御》的主要发现是,农民进入非农劳动力市场不仅增加他们的收入,还会减轻农村生产中自然灾害等意外打击的不利影响。这四篇论文的共同特点是,都运用定量数据进行了严格的实证分析。

       人力资源开发是第五篇的主题。《贫困、营养需求与弹性》是一篇实证研究论文,作者分析了来自中国贫困地区的调查数据,发现在这类地区,虽然经济增长可以缓解贫困,却不能保证营养的改善,因此有必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营养干预。其余是对策性文章。《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一文预测了今后中国劳动人口的动态发展趋势和结构变化,提出缓解人口就业压力的对策建议。《西部内陆地区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以四川省的人力资源开发为例,分析了西部内陆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上的困难,提出了对策思路。《投资于贫困人口的健康和教育,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就业形势》一文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就业和收入不平等问题的严峻性,提出西部地区应优先投资于基础教育和基层医疗保健,以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健康水平。

        第六篇涉及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问题。《中国国有企业职工的退休行为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一篇实证分析论文,从老年人退休和在业劳动人口负担的角度考察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建立新的就业保障制度,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出了中国失业保险方面的问题,介绍了国外有关经验,为就业保障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思路。《建立适用于市场经济的劳使关系与工会制度》一文描述了当前中国企业劳动关系和工会组织的状况和立法情况,做了国际比较,提出改进工会制度的建议。

        第七篇共收录两篇论文。《生命预期对生育、储蓄、教育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与发现》是一篇跨国家研究论文,作者对来自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76个国家的数据分析表明,延长寿命降低生育率,同时提高储蓄率和入学率,也促进经济增长率。该文对中国人口变迁及其影响的解释和预测有借鉴意义。《完善劳动力市场统计》对中国现有劳动统计体系做了评价,指出其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

        中国劳动力市场依然处在剧烈的重组、整合和发展之中,因此,对劳动力市场发育及有关问题进行跟踪、描述、解释和预测是理论和政策研究者的长期任务。我们希望本书可以为对这一课题感兴趣的学者们提供一个研究成果平台,并期待着更多、更广泛、更深刻的知识积累,促进劳动力市场研究的繁荣。

文章出处: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