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正文
2018年第1期目录摘要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8-02-26 10:46:00

“一带一路”:倡议  实施  前景

胡必亮

【摘 要】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际和国内发展。国际发展包括促进世界经济回升向好;推进全球化转型升级,构建新型全球化;改进全球治理体系,为世界提供新的公共产品;创建国际合作新模式,促进区域一体化和全球一体化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内发展包括推动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中国深度开放;大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到实处;对接其他发展战略、促进相关战略加快实施与落实。“一带一路”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更好的全球互联互通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政策协调与沟通、经济走廊建设、多国多港布局、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强金融创新和促进全面合作。实施“一带一路”的基本理念在于共商共建共享,基本机制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基本做法是通过务实合作促进项目落地。同时,也要注意软实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特殊重要性。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都将实现共同发展,前景乐观可期。

【作 者】 胡必亮 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教授。

迁移受阻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

周天勇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年度人口“钟摆式”流动、长期中流动人口“青出老回”和“在城市中漂泊”3种形态;并用国际同等人均GDP发展阶段的城市化水平、农业劳动力就业比例等国际标准值,比较中国城市化、市民化的滞后偏差,以及劳动力就业在产业中的错配和窝积偏差,计算了体制对人口流动和迁移进行干预和阻碍时,国民经济居民收入、消费需求和GDP产出方面的损失。研究结果显示,2016年人口流动和市民化滞后按照标准值形成国民收入37 175亿元的损失,占当年全国居民总收入329 375亿元的11.29%;按照人口迁移受阻本应成为城市市民仍在农村的人口损失的消费需求为 26 665亿元,由于户籍管制不能转为市民的非户籍城镇常住居民损失的消费需求为17 150亿元,两项共计消费需求损失43 815亿元,占当年居民消费总额的18.52%;由于劳动力在农业中窝积产生劳动力产业错配,损失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0 281亿元,占当年GDP的12.13%。文章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滞后还伴有损失的积累放大效应,这应当是本次国民经济生产过剩和增长速度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 者】 周天勇 东北财经大学,教授。

城市行政层级视角的人口流动影响机理研究

黄燕芬  张 超

【摘 要】文章以中国特有的城市治理结构为背景,从城市行政层级角度构建了人口流动影响机理的分析框架,并基于2006-2015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统计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对中国城市间人口流动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城市行政层级作为中国城市间发展不平衡的制度性根源,对流动人口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同时,体制转型过程中产生流动人口“用脚投票”的市场机制,表现为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和商品房价格分别对流动人口产生显著的正向拉力和反向推力,但城市行政层级会削弱“用脚投票”机制作用的力度与强度,因此,中国城市间人口流动机制是一种行政层级制掣下的“用脚投票”机制。此外,城市间人口流动还存在明显的惯性,强化了流动人口向高行政层级城市集聚的趋势。

【作 者】 黄燕芬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张 超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中国城市群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演变规律

王德利

【摘 要】文章通过构建城市群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及模型,对中国城市群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量化分析,判定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协调性,并揭示其动态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5年中国城市群城镇化发展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城镇化提质速度慢于人口城镇化增长速度;城市群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数呈现出东、中、西部逐渐递减的趋势;分类城镇化发展质量呈现出空间城镇化质量指数最高,经济城镇化质量指数次之,社会城镇化质量指数最低的特征;中国城市群逐步摆脱城镇化水平滞后的发展状态,向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型及质量滞后型过渡。文章将城市群城镇化发展质量划分为四阶段,并认为未来应着重实施差异型、针对型、内涵型、公平型及多维型的城镇化质量提升对策,推动中国城市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 者】 王德利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变化研究

姜全保  杨淑彩  李树茁

【摘 要】出生人口数量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基于中国1982、1990、2000和2010年全国及分省的人口普查数据,使用分解方法,将出生人口数量变化分解为育龄妇女总量、育龄妇女年龄结构和生育率3个因素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982-1989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增加主要受育龄妇女总量增加的影响,1989-2000年出生人口大幅下降主要受生育率降低的影响,2000-2010年小幅度减少,是育龄妇女总量增加使其增加、育龄妇女年龄结构变化和生育率降低使其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1982-1989年出生人口数量增加的省份主要受育龄妇女总量增加的影响,而出生人口数量减少的省份主要受生育率下降的影响;1989-2000年全部省份出生人口数量大幅下降,主要是由生育率下降导致的;2000-2010年出生人口数量增加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生育率使出生人口数量增加的省份也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根据分析育龄妇女总量、育龄妇女年龄结构和生育率3个因素对出生人口数量影响的变化趋势,可以预测中国未来出生人口数量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作 者】 姜全保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 杨淑彩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李树茁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

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研究

杨菊华

【摘 要】文章通过对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已有一孩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结果显示:(1)该人群二孩生育意愿较弱,在15-49岁的受访者中,仅有22.6%明确表示打算生育二孩,近50%表示无此打算,31%表示“没想好”;明确打算生育二孩和不确定的比例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无此打算的比例则随着年龄的增长稳步上升。(2)不打算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是成本过高。(3)尽管城镇化进程在总体上降低了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但二孩生育意愿仍与一孩特征密切相关:流动人口具有明显的男孩偏好;一孩年龄较大、不与受访者同住均会降低二孩生育意愿,而隔代照料可提升二孩生育意愿。文章认为,对打算生育二孩的流动人口,应做好妇幼服务工作,提供平等的托幼服务和其他方面的政策支持;对因生育成本过高而犹豫不决或不打算生育的育龄人群,应采取相应的生育支持政策。

【作 者】 杨菊华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老年研究所,教授。

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工资差异研究

张抗私  刘翠花  丁述磊

【摘 要】文章使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利用不同的工资差异分解方法对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工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非正规就业的教育收益率在0.25、0.50和0.75分位点上明显低于正规就业。将非正规就业分为自我经营者和非正规受雇者后发现,在3个代表性分位数上正规就业的教育收益率最高,其次是自我经营者,最后是非正规受雇者。工资差异分解结果显示,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特征差异可以解释工资差异的70%左右,而系数差异约占30%,随着工资分位数水平的上升,特征差异的占比越来越大,系数差异占比越来越小,正规就业者与非正规就业者工资差异呈逐渐缩小的趋势。

【作 者】 张抗私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刘翠花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丁述磊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公共培训和私人培训效应的比较分析

胡永远  周 洋  祁彩静

【摘 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目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采用微观问卷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比较了中国城镇居民参与公共就业培训和私人就业培训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消除自选择偏差后公共培训和私人培训总体均有效,公共培训能显著提高个体就业概率,但仅实现了培训的“初级目标”,工资效应不显著的原因在于参与者集中就业于政府提供的临时性公共岗位;私人培训能显著提高个体工资,实现了培训的“终极目标”,但高的个人回报率也表明市场存在严重的供给不足。文章建议政府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公共培训投资力度,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另一方面积极鼓励私人培训,对私人培训投资进行适当资助。

【作 者】 胡永远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周 洋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祁彩静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印度海外劳工社会保障权益国际协调的实践与启示

谢勇才  丁建定

【摘 要】随着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日趋常态化,海外劳工社会保障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重点介绍了印度在海外劳工社会保障权益国际协调领域的主要实践和成功经验。印度政府通过利用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和巨大的投资空间作为利益杠杆,修订社会保障法律将外籍劳动者强制纳入本国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成功地与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缔结了社会保障双边协定,不仅有效维护了众多海外劳工的社会保障权益,而且增强了跨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拓展了劳动者的境外就业空间。中国与印度同为全球重要的劳务输出国,印度推动海外劳工社会保障权益国际协调的实践经验值得中国研究与借鉴。

【作 者】 谢勇才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讲师; 丁建定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

刘 卓

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