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正文
2022年第1期目录摘要
文章作者:《中国人口科学》编辑部  发布时间:2022-02-09 14:22:00

共同富裕视角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优化                              

何文炯

【摘 要】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国家发展的基本任务之一。文章讨论了基本公共服务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指出基本公共服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但是,中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短板”,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有明显的差距,与共同富裕的要求不相适应。文章建议紧扣共同富裕建设目标,注重系统性整体设计,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规范性、反贫困功能和收入再分配功能,加强统筹协调,优化资源配置,保持适宜水平,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现阶段的重点是,完善项目体系,改进制度设计,创新运行机制,建立标准体系,增强基层服务能力。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基本公共服务 制度优化

【作 者】 何文炯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教育扩张与寿命延长对就业年限变动的影响                         

陈友华 孙永健

【摘 要】 就业时长是劳动供给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文章基于生命表技术,利用中国1987~2020年8次人口调查资料,测算1987~202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及其构成。研究发现:(1)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就业年限持续缩短,从1987年的38.12年下降至2020年的32.97年。(2)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就业年限发生了结构性缩短,平均预期就业年限占平均预期寿命的比重由1987年的55.35%下降至2020年的40.81%。这一方面受教育扩张和在学年限延长(从1990年的8.50年上升至2020年的15.51年)的影响,另一方面与法定退休年龄固定不变,以及预期寿命显著延长有关。(3)中国人口老年预期就业年限出现数量增长和结构性变化。(4)就业年限存在性别与城乡差异。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文章提出加快实施延迟退休、教育改革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就业年限 教育扩张 寿命延长 生命表

【作 者】 陈友华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孙永健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公共服务、人口再配置与城市生产率                       

胡 彬 仲崇阳 王媛媛

【摘 要】 新型城镇化的实施促进了公共服务的补偿式供给和地方政府的标尺竞争,由此形成的城市间人口再配置会通过人口与劳动力集聚的“规模效应”和人力资本导入的“结构效应”对城市生产率产生影响。文章从供给端的公共服务能力与结构、需求端的公共服务可及性角度,分析并检验公共服务通过人口再配置对城市生产率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对2010~2019年282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1)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城市生产率呈倒U形关系,且通过人口再配置发挥作用;(2)在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方面,发展提升型公共服务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比基础保障型更大,且更依赖于人口再配置的中介作用;(3)在公共服务可及性方面,人力资本增加会部分抑制人口再配置的作用;(4)对空间异质性的分析发现,不同城市群的规律特征不完全一致,公共服务通过人口再配置对城市发展系统的动态影响会最终反映在城市生产率的变化上,而作为城市生产率优势形成中“迁移选择”的能动因素,人力资本积累的直接贡献仅体现在领先城市群中。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公共服务 人口再配置 城市生产率

【作 者】 胡 彬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研究员; 仲崇阳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媛媛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劳动力有限供给条件下的二元经济转化探索             

杨俊青 王玉博 靳伟择

【摘 要】 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向稀缺转化过程中通常存在一个有限供给阶段,但古典二元经济学家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向稀缺转化理论未明确提出劳动力有限供给,导致学界在讨论二元经济转化过程中的刘易斯拐点时,出现一些争论。在研究二元经济转化路径时,又假定吸纳农业劳动力的现代部门主要将工资作为成本,通过低工资增加利润,吸纳农业劳动力,但长期低工资会造成消费不足、劳动者无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劳资关系紧张等问题。因此,文章在界定劳动力有限供给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农业劳动力有限供给出现时点、无限到有限过渡期、有限供给阶段。文章建议,在中国高质量创新发展与农业劳动力有限供给向稀缺转化(刘易斯第二转折点实现)中,推进中小微企业使用总体报酬,激励吸纳的农业劳动力提供高质量的创新劳动,实现劳动者、企业与二元经济转化共赢。

【关键词】 劳动力有限供给 二元经济转化 中小微企业

【作 者】 杨俊青 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王玉博 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靳伟择 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新兴产业发展的就业创造与破坏——基于鲶鱼效应视角的实证检验                          

朱金生 朱 华 马 玎

【摘 要】 文章将工业分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类部门,通过构建基于鲶鱼效应视角的“两部门”模型,分析新兴产业发展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效应及其作用路径,并利用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探讨新兴产业间接就业效应的非线性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以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提升就业创造率”和“降低就业破坏率”两条途径直接促进工业就业净增长;(2)新兴产业通过传统产业对工业就业净增长产生的间接影响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特征;(3)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传统产业知识吸收能力和劳动力质量可以强化新兴产业对工业就业净增长的间接促进作用。文章认为,在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基础上,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对接融合,提升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传统产业知识吸收能力和劳动力质量,是充分释放新兴产业就业带动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 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 就业 两部门模型 鲶鱼效应

【作 者】 朱金生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朱 华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马 玎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就业质量对城镇居民失业率的影响                                 

张 顺 郭娟娟

【摘 要】 文章使用中国2008~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在界定就业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就业质量对城镇居民失业率的影响。就业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制度所建构,可以从就业环境、劳动者报酬、社会保障、劳动关系4个维度综合衡量,能够极大影响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意愿与流动频率,进而影响区域宏观失业率。实证分析发现,提升就业质量能够有效减少区域摩擦性失业,还可以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扩大就业需求,从而有助于降低城镇居民失业率,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分位数回归显示,就业质量对失业率的中等分位点有较强的降低作用,在低、高分位点作用相对较弱,其作用强度随分位值上升呈倒U形特征。同时,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就业质量的失业率效应有显著调节作用,在互联网发展较迟缓的地区,就业质量对失业率的作用更强。文章认为,深化经济社会体制综合改革,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可以有效降低地区失业率,从而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就业质量 失业率 互联网发展

【作 者】 张 顺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郭娟娟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对人力资本的多维影响研究             

蔡秀云 其格乐 张停停

【摘 要】 文章基于2011~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分析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对宏观人力资本的影响,并进行城乡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1)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对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收入贡献均发挥正向作用,学前教育家庭投入仅对提升人力资本收入贡献发挥正向作用;(2)4项学前教育财政经费使用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但只有个人家庭补助支出和其他资本支出可以促进人力资本收入贡献;(3)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具有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提高人力资本收入贡献的双重优势,但学前教育家庭投入抑制了人力资本积累;城市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家庭投入在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同时,可以提高人力资本收入贡献。为了提升中国人力资本发展的均衡性和总体水平,文章提出,政府应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同时还应优化学前教育经费使用结构。

【关键词】 学前教育 经费投入 人力资本

【作 者】 蔡秀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 其格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张停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政府公共转移支付的扶志效应                                  

解 垩 李 敏

【摘 要】 文章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利用面板固定效应、DID、PSM-DID模型对公共转移支付的扶志效应进行研究,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其影响个体志向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公共转移支付能有效提高政策靶向群体的志向水平,且该扶志效应在长期更加突出。(2)公共转移支付可以通过改善家庭消费水平、资产水平等经济福利提高政策靶向群体的个体志向,也可以通过提高主观幸福感、社会信任程度等主观福利发挥扶志效应。(3)公共转移支付的扶志效应存在异质性,一是与民生性转移支付相比,生产性转移支付具有更强的扶志效应;二是公共转移支付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低收入群体、青年和老年群体、女性群体、受教育水平较低群体的志向水平;三是公共转移支付的扶志效应在东部地区更加突出,与农村地区相比,公共转移支付更能提高城市地区政策靶向群体的个体志向。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公共转移支付政策的结构和制度设计,加强政策的落实和监督,改善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公共转移支付的扶志效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关键词】 政府公共转移支付 扶志效应 PSM-DID 内在机制

【作 者】 解 垩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李 敏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养老服务购买者的甄别与归因分解                              

阳义南 袁 涛

【摘 要】 养老服务发展依赖于准确识别并定准中国老年人的真实养老服务需求。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及Hotelling检验发现,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购买愿意总体较低,且存在组间差异和消费分群。泊松回归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年龄对养老服务购买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能提升购买意愿,促进作用随教育程度提升先增强后减弱;收入的影响则呈倒U形;“中产”职业身份、社会保障收入更高者具有更强的购买意愿。使用有限混合模型甄别出购买者和非购买者,分别占9.9%和90.1%。女性、收入相对更高、城镇户籍、小学或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退休前为普通职工等特征的老年人有望从“需要者”转为“购买者”。文章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养老服务 老人 购买意愿 需求 有限混合回归模型

【作 者】 阳义南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袁 涛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