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转型与中国工业化:“工业化转型职业”的特征、成因与后果
作者:杨一纯、李汪洋、谢宇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工业化转型职业”的分析概念,以重新考察在中国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向非农职业流动的特征、成因与后果。工业化转型职业系农民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流动时最容易进入的职业,而职业的技能类型和性别特征是其两个基本维度。一是该类职业对学历和劳动技能要求低,其生产劳动很容易从农业部门延伸过来;二是附带很强的性别属性,性别成为这类职业的准入门槛。本文基于概念的操作化与统计分析发现,在宏观层面上,工业化转型职业成为农民向非农职业流动的“庇护所”,其比例伴随工业化的推进而逐渐增加;在微观层面上,这类职业的从业人员的就业处境更为不利,且农民进入这类职业并不能带来主观福祉的有效改善。本文为理解工业化转型期中国的职业变革和社会分层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和经验依据。
关键词:工业化转型职业、工业化、农民工、性别隔离
中国城镇家庭相对贫困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消费的视角
作者:唐琦、陈燕凤、夏庆杰
内容提要: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城镇随机入户调查数据,考察了1995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城镇居民贫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从消费的角度出发,根据加权人均消费分布划分不同省份的相对贫困标准,使得在研究城镇居民的相对贫困问题时更为合理。通过对比1995-2018年城镇贫困与非贫困家庭的差异,可以发现贫困家庭的收入及各类资产的落后幅度不断增加,并且消费结构差异性显著,其食品与居住消费比例更高,限制了其他消费的增加。此外,贫困家庭人口数量较多但人力资本储量较低。就城镇居民陷入贫困的影响因素而言,收入的作用最大但影响有所下降,因此,促进城镇居民增收,保障居民的住房与出行的自主权,提高家庭整体受教育程度,并防止因为工作所致的闲暇减少及未来支出增加对当期消费的挤出作用,对于缓解城镇消费贫困问题同样重要。
关键词:城镇家庭、相对贫困、消费贫困、居民收入
社会互动与农户金融行为——来自“新农保”的证据
作者:赵传敏、瞿茜
内容提要:社会互动通过个体行为的相互影响产生乘数效应,进而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均衡和福利水平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使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基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证分析了社会互动中同群效应在农户金融行为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区分了内生同群效应、外生效应和关联效应之后,个体参与“新农保”行为、中断行为和缴费档次选择都受到同伴决策和同伴特征的显著影响,但同伴参与意愿对个体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同群效应在男性、年龄较大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中更突出。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同群效应的作用机制,发现同群效应主要通过社会规范和传递决策相关的收益、成本和风险等信息产生影响。最后,本文发现社会信任与同群效应存在互补作用。本文研究不仅为准确理解同群效应推动农户参与金融服务及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还对促进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户金融行为、同群效应、农村养老保险
疾病冲击降低了农村家庭非患病成员的劳动力供给吗?——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追踪数据的经验分析
作者:翁凝、王震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农村家庭追踪数据,运用随机效应Tobit模型,从广度和强度两个角度详细考察了疾病冲击对农村家庭非患病成员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表明,疾病冲击导致非患病成员的每月工作天数平均减少4.1天(广度),每天工作小时数平均减少4.3小时(强度);这一负面作用在收入较低、受教育程度较低、非农就业人口较少和老龄人口较多的家庭中更加突出;分地区来看,东北、华北和华南地区农村家庭的劳动力供给损失相对其他地区更大。政策启示在于,鼓励和扶持农村疾病照料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减轻疾病造成的福利损失十分重要,政策设想为构建正式机构照料、私人机构照料和农村居民互助照料三个层次的疾病照料服务产业体系。
关键词:疾病冲击、农村家庭、劳动力供给、照料、补偿行为
教育—工作错配对劳动力收入的影响——基于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的实证研究
作者:周敏丹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2016年第四轮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考察了教育—工作的错配对劳动力收入水平的影响。通过控制代表个人能力的一组工作技能禀赋变量,利用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本文处理了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通过调节效应分析了劳动者的过度教育状态对收入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与具有相同受教育年限的适度教育者相比,过度教育者的收入显著更低,教育不足者的收入显著更高;在处理了过度教育的内生性问题后,其对收入的影响依然显著为负;劳动者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经验的积累会加剧其过度教育状态对收入的负面影响,而认知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缓解其过度教育状态对收入的负面影响。上述结论带来的启示是,政府需要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以提升劳动者的认知能力,也需要为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速度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进而从源头上降低过度教育对劳动者收入水平产生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教育—工作错配、劳动力收入、工作技能禀赋
“适度”信任水平与经济收入增长
作者:莫玮俏、叶兵
内容提要:儒家文化强调适度的“信”,那么当代社会为实现个人经济收入增长,是否需要适度的信任水平?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发现,信任与个人经济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关系,即存在适度的信任水平使得个人收入最优。使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内生性以及采用多个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研究还发现,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使得信任与收入倒U曲线的拐点延后,表明市场化对信任影响收入的正向机制具有激励作用。此外,信任水平的增加促进了社会资本积累,表现在个人于社会交往中的人缘关系和社交评价都得到了提高,从而影响经济收入。本文研究得到的启示是,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信任服务经济的功能,通过完善市场制度促进信任对经济收入的增长效应。
关键词:社会信任、经济收入、适度水平、市场化、社会资本
文章出处: